本年度的最后两个月份中,涪陵榨菜(002507)和金字火腿(002515)两家食品制造业公司相继过会挂牌,登陆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光环,这一次套在了火腿和榨菜这两样寻常百姓的盘中餐上。 涪陵榨菜:浙商成为二股东
2010年10月中旬,主营业务为榨菜产品、榨菜酱油和其他佐餐开胃菜等方便食品研制销售的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涪陵榨菜)成功过会,并于11月23日挂牌上市,成功登陆中小板。
在股市和榨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中,那些集结于此的浙商资本,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公开资料显示,持有涪陵榨菜322万股,本次发行后持股比例为20.77%的涪陵榨菜二股东东兆长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兆投资),正系浙江血脉,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向东,恰为重庆市浙江商会会长。
股权投资浮盈15倍以上
首战创业板告挫、再度冲击中小板事成,来自重庆的涪陵榨菜已是二闯资本市场。四川榨菜家喻户晓。在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的重庆市涪陵区,盛产青菜头。资料显示,当地近60万的菜农把种植的青菜头几乎全部为国内榨菜市场的明星——涪陵榨菜所收购。
涪陵榨菜在2007年之前是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的国有独资公司。2007年涪陵榨菜改制,同步实施增资扩股行动,涪陵区国资委转让涪陵榨菜部分股权。当时确定了东兆长泰等12家投资者入围,涪陵国资委对应选企业设定4条竞价条件,最终,符合这4条的东兆长泰出资4858.602万元受让23.88%的股权。
纵观东兆长泰参股涪陵榨菜,其过程呈“两步走”的战略形态:2007年斥资3644万元增持涪陵榨菜相应股权,以及4858.602万元受让23.8806%的股权。以此计算,东兆长泰取得涪陵榨菜上市前28%股权的总成本在8500万元左右。
按照11月23日涪陵榨菜上市首日收盘价40.80元计算,东兆长泰的8500万元投资,亦有至少13亿元以上的账面资产,投资收益在15倍以上。
据东兆长泰方面介绍,该公司是以投资为主导、资本运作和资产运营为核心的大型集团公司,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矿产、建筑、网络教育等。东兆长泰主投房地产,投资涪陵榨菜这样的腌制品公司实为首次。“投资涪陵榨菜,看重的是公司产业价值与公司榨菜行业的龙头地位。”郭向东说。
参股涪陵榨菜之初,郭向东便为其设计了上市路线图:拟发行新增股票40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2.5亿元,全部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的生产基地,吸纳更多菜农。对资本敏感的郭向东十分看好这个行业。“我们的榨菜技术、营养、味道都很好,就是没有实现规模化运作。我们需要融资,扩大生产规模,让涪陵榨菜走出国门,像韩国泡菜一样全世界闻名。”
然而好事多磨,虽然涪陵榨菜是重庆高新技术企业,但它在创业板的上市申请却被驳回,理由是不符合创业板对高科技企业的定位。
“涪陵榨菜虽然是传统的榨菜行业,但是我们使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改造百年手工作坊式的榨菜产业,还运用新的模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为中国酱腌菜业树立了一面创新的旗帜。”
底气十足的涪陵榨菜并未气馁,并将上市目标转向了中小板。“虽然排队的时间更长了,但我们绝不放弃。”直至10月中旬,过会捷报传来。
浙江榨菜输在哪
东兆长泰血脉所在的浙江本地,一直都是国内重要的榨菜产业基地。根据榨菜行业协会统计,2007年榨菜生产加工企业近300家,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浙江地区,重庆市有164家,其中涪陵区102家;浙江省有80多家,其中余姚51家。
浙江榨菜和重庆榨菜,两分全国榨菜天下;而在抢滩资本市场大势中,二者暂时分出了高低。“这和涪陵榨菜长期以来的品牌培育行为密不可分。”浙江省蔬菜瓜果产业协会会长陈龙海说,“涪陵榨菜的国企背景和充裕资金,使得他们可以聘请张铁林等大腕为其广告代言;而浙江的同行企业,多数起步于家庭作坊,品牌意识匮乏。”
据《浙商》记者了解,后人一步的浙江榨菜,亦在蓄力跟进。
早在三年之前,经浙江省工商局和省商标协会考核,余姚市被正式认定为“浙江省榨菜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当地市政府在更早的时候开始就启动了“榨菜创牌”工程,用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引导榨菜产业集聚和良性发展。截至目前,余姚市榨菜企业中已有2个驰名商标和6个省著名商标,而这些品牌的背后,是27家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
“来自嘉兴海宁的斜桥榨菜目前就持有了浙江省著名商标,甚至效仿涪陵,聘请了唐国强为其代言;同样为知名企业的还有余姚榨菜和萧山钱江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应该说,浙江的榨菜企业在市场经营和品牌塑造上不输涪陵,但在资本运作上还存在着明显差距,这和浙江榨菜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竞争过于激烈的产业格局有关。”陈龙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