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企业中心 产品中心 杭商投资公司 会员中心 供求信息 商会信息 政策法规 商会介绍 欢迎您访问深圳市杭州商会网站
| 商会活动 | 商会通告 | 展会信息 | 会员及会费缴纳 | 培训计划 | 入会须知 | 经营服务 | 商会通讯录 |
新闻标题或内容:
会员名:
密 码:
取回密码
  上网做生意?请注册会员
 “投资杭州”公众微信号二维码 [ 2017-04-03]
 参会通知:2016年9月27日第一届深圳——中东欧经贸洽谈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 [ 2016-09-19]
 10月16日商会活动通知: [ 2014-10-10]
 2014年中秋晚会活动通知 [ 2014-08-28]
 深圳市杭州商会向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开展爱心捐助倡议书 [ 2014-08-12]
更多...
   
123 天然冰花玉壁
摩托车整车 盐酸氟桂利嗪
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信息
 
新生宝典 BBS 校园操盘手 信息化"催熟"大学新生
信息出处:浙江在线网 发布时间:2009-10-09

信息化“催熟”大学新生

   浙江在线10月09日讯 今年夏天,全国各大高校的论坛上,一则《大学新生宝典》广为流传,一些新生入学前就早有耳闻;“初来乍到需结交的三类人”、“心态决定恋爱的机会成本”等观点更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大学新生需要的不再是一张介绍学校方圆大小、教职员人数、历史沿革的传统“新生宝典”,他们倾向于获取更实际的信息:“哪个教室自习不用占座”、“哪个食堂菜最好”等等,甚至“团委和学生会哪个比较有前途”、“哪个老师对奖学金的决定权更大”……

  我们试图从发生在90后大学新生身上的几个现象:新生宝典的走红、教室里操盘手的出现、学生社团的变化,以及卧谈会的没落等,寻找网络信息对这一代人的影响。

新生宝典,娱乐并实用着

  通过学校论坛,找到了当院学生会干部的老乡学姐,很谈得来。

  学姐力推她直接竞选院学生会的干部,而不是从“干事”做起。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姐带着她和几个男生,跟着辅导员“打杂”,还陪院团委的老师及其男友一起逛了街,“其他同学喊她‘老师’,我们几个喊她‘姐’。”

  老杨觉得,半月不见,女儿成熟不少,“走在别人前面了”。

  女儿说,这有什么,网上《新生宝典》里就这么写的,很多人想做,只不过,没遇上领路人,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做不到、做不好。

  “新生宝典”走红网络

  《大学新生入学宝典》全长1500多字,今年七八月,各大高校新生入学前,它被各大高校论坛、教育资讯网、个人博客广为转载。

  作者以一个大学过来人的身份,向“沉浸在刚刚金榜题名的喜悦,又难掩入学焦虑的大一菜鸟”们提了生活、学习和为人处世三方面的建议。

  对于室友,要“以和为贵”,不可挑拨离间。

  对同学,充分准备交流话题,为“人缘”加分。

  在学习方面,“知识第一性,读书是王道”。

  大学社团要参加,成功接任社团领导人地位的等式为:“50%勤奋+20%人缘+29.5%团长青睐+0.5%机遇=下一届团长人选。”

  一些宝典还请学长“现身说法”,教新生“公关”。帖子中的一名学长称:“如果你想在学校可以顺利一些,那么新生接待的时候,你就要把这看做一个了解师兄师姐的机会,一个打进学生会社团高层关系圈的机会。对于所有帮助过你的师兄师姐,一律给予衷心的感谢。我以前的行为就是一律请吃饭……这是我在学校可以做得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宝典”价值观迎合了谁?

  “现在网络发达,几百万大学生待业,社会竞争已经蔓延到了校园;没有过硬家庭背景的学生,如果不在大学时就早做打算,以后毕业了如何面对竞争?”江南说。

  当然也有人依然我行我素,大一男生胡塞经常组织同学登山搞户外运动,但他强调的是,大家玩得开心、尽兴,那些所谓的“宝典”,积极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但“潜规则”教育纯当消遣看。“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不同,对成功的评价标准不同,价值观不同,‘宝典’灌输的东西很实用主义,或许迎合了一部分人,但不代表迎合所有人。”

  【点评】

  “新生宝典”,一种参考资讯

  王林祥认为,90后出生在一个网络发达、信息资源相对透明、充沛的时代,也身处比以往更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这也迫使他们要尽快地成熟起来,“例如,一名大一同学曾告诉我,说高考后父母想把她送出国留学,而她认为现在出国的孩子大多在‘混日子’,在国外也未必混得好,最后还是要回来找工作,不如利用家里的人脉,留在国内找份好工作。”

  “现在的大一大二新生兴趣广泛,重视个人情感,同时很敏感。”他总结说,“各种各样新生宝典的出现,既是网络资讯发达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学新生迫切希望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表现。”

  “当然,有些‘总结’还是表面了一些,稚嫩了一些。”王老师说,“新生宝典”帖对于很多新生来说,充其量只是一种参考资讯帖,甚至是娱乐帖。

  “我们说国外大学‘无围墙’”,而它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信息源,学生们人人都能从这个平台获得多于外界的信息,所以如比尔·盖茨之流,在学校获取了足够多的信息后,休学去创业,投入社会实践。而国内大学则是相反。”

  【70后看】

  很多人都说念大学无用,但我认为,这个学习的过程能锻炼人,培养人的品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如今社会发展很快,大学生也开始炒股做生意,和人打起交道非常圆滑,一些表面的东西可以从网上获取,但是修养、气度、眼光这些东西,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信息就能培养,锻炼一个人的内心,还是需要时间和挫折的。

  ——金鑫,1972年出生,事业单位干部

  【80后说】

  一些新生宝典教你如何逃课不被发现,如何讨好部分老师拿奖学金,如何跟本地人打好关系方便留在当地工作,如何如何,表面看是提供意见,实则是向你灌输一种“价值观”。

  我认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价值观很难被强迫,大学四年重要的是“尽兴”。回想自己在大学经历的几年,最大的收获是没有盲从所谓“宝典”的价值观,而是“活得尽兴”,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身边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敢于表达,尽管我们能够通过网络广泛获得各种信息,但不会一概接受,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原则,有人认为这样做值得,他就会做;大部分人对“潜规则”不屑一顾,他就不会做,完全取决于自己。

  ——朱颐,1988年出生,大四

学生操盘手,挑战新鲜事物

  金融系的一堂《公司财务管理》课上,老师正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讲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趁老师转身写板书,坐在下面的几个学生偷偷摸出了手机,时不时地低头看两眼,或对着手机一阵猛按,脸上的表情时而焦急、时而欣喜,如果你觉得他们是在玩游戏或者发短信聊天,那么,你已经OUT了。

  大一男生接管

  老爸的股票账户

  “我基本上不看机构或股评,因为证券机构和股评专家推荐股票,主要是为了鼓动炒股者们多‘动’,大家多进多出,他们就有手续费赚了。”虽然接触股票才一年多,但对证券机构的“伎俩”,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一男生小涛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小涛的爸爸是个老股民,但业绩却始终不佳。小涛高三那年,灰心丧气的老爸懒得再管,股票账号由他接管。小涛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网上的财经新闻和几个股票QQ群,眼光越来越准。

  因为学校上网不方便,小涛的原则是不轻易出手,但即使这样,一年多下来,爸爸账户里的资金还是翻了一番。

  老爸直到现在还纳闷:“为什么儿子买什么就涨什么,我却买什么跌什么?”

  炒股高手不敢随便推荐股票

  果然,当小俞下课后打电话报告喜讯时,老爸已经卖掉了3000股。“才涨了0.7%的时候他就卖掉了,后来连着好几天涨停啊。我妈偷偷告诉我,那天晚上老爸在客厅抽烟,一直抽到半夜12点,谁让他不听我的呢!”

  虽然老爸老是持怀疑态度,但在同学眼中,小俞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高手”,磨着要跟他一起炒股的同学不少,但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小俞不敢再轻易给同学推荐股票了。“我推荐给同学的一只股票,涨势一直不错,但我让他卖的时候,他却无动于衷,结果连续两天涨停后,这只股票开始暴跌。他居然对外到处说,是跟着我炒股炒亏的。”郁闷的小俞从此再也不敢随便给同学推荐股票了。

  “小老板”让产品出口到了国外

  “在宁波老家,跟我们差不多规模的五金厂有很多,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必须找找其他的路子。”小叶说,还在读高三的时候,他就发现爸爸圈子里的一些老板,聘请了一些大学生帮忙在网上推销产品,于是,小叶也偷偷研究起了网上交易平台,并说服爸爸成了阿里巴巴中国站的注册会员。

  因为学校规定大一新生不能带电脑,叶日隆被迫“蛰伏”了一年。这学期一开学,叶日隆兴冲冲地把电脑带到了学校,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发现寝室里还是不能上网。因为要赶在月底前交货,小叶只能用手机QQ跟客户联系,“我已经递交了宽带申请,估计这两天能开通了。”

 【点评】

  “90后”是特别能接受

  新鲜事物的一代

  “我们读大学那时候,哪会想到自己开店,或者去炒股票啊!”1980年出生的小白,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辅导员,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开起网店、当起小老板,小白感触颇深,“这一方面说明网络信息对他们这一代人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反映出“90后”们是特别能接受新事物的一代。”

  “不仅能接受新事物,还有很强的冒险精神。”“90后”炒股高手小俞举了个例子,他们寝室4个人里有3个在炒股,但盲目入市不在少数,有的人买进股票,看它一天不涨就卖掉了;还有的人一看股票涨上去了,以为赚到钱了,还没卖出就马上到商场把钱花掉,结果没过几天,全都跌回去了。

  小俞算了一下,身边大约有近20%的同学在炒股,但有1/3的人完全不懂股票。

  “90后”浙大女生赵小甜觉得,特别能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特别强,这才是“90后”的最大优势。

  【“70后”看】

  我们那时候电脑还没那么普及,要上网还得到学校图书馆,全是拨号的,速度慢不说,除了在聊天室里聊聊天,其他也没什么好玩的。至于炒股,不要说我们学生,就连大人里都没几个,而且那时候还要去证券交易所的吧,家里有电脑的还是少数。

  不得不承认,网络信息对90后的冲击,不是我们那个时代所能比拟的。

  ——阿瓜,男,76年,设计师

  【“80后”说】

  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弄湿的鞋子都干不了,有个同学的男朋友去进了一批烘鞋器,十几天下来赚了好几千块钱。当时觉得,哇,这个男生好有经济头脑。但现在的“90后”,鼠标点几下说不定就上万了呢。

  我老家是义乌的,在货源上很有优势,但读大学时从没想过,自己进点货放到网上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佩服“90后”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冒险精神。

  ——Sunny,女,83年,公务员

新人玩社团,不用爱好换生存

  要让一个社团活着,不容易。

  大家要谈爱好,也要考虑生存。

  纳新,新人要愿意来;搞活动要有眼球效应,赞助单位要愿意掏钱;要有社会资源,要有成果,向学校证明这个社团存在的意义。

  新生也知道,进一个社团,意味着一次对“人际圈”的选择、一次对“平台”选择,谁也不想用时间和看不到前途的社团玩。

  部分社团

  “定位模糊”走向消亡

  浙大“HR服务联盟”成立于2004年初,一年多后,因为没有新兴力量的加入,不得不解散。曾经的负责人张凯表示,社团成立的目的是服务他人;但问题是,他们无法调动大一新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些社团不断壮大,同时也有许多社团已经或正在走向消亡,大多数是因为“定位模糊”,没法引起新同学的认同和兴趣。曾经的“读书会”,早已淡出各大高校社团名单,或并入各种文学社,而其他一些兴趣类社团,也因为“后继无人”而解散。

  重视实践和服务

  浙大“SIFE社团”成立于4年前,SIFE是一个国际大学生组织,在全球40多个国家共2000所大学拥有独立运行的学生团队。社团成员来自各个专业,倡导无偿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几年下来,社员们不仅去了中小学、老人院、百年老店做义工,还去了女子监狱、矿地、农村等地,为各种人群提供帮助。

  毕业生小王曾随社团赴浙江省女子监狱做志愿者,帮助女犯们中专考试复习辅导,教她们使用计算机。最后,大多数帮助对象都成功考出了文凭,拿到了证书。

  小王说:“通过社团活动,我可以走近这些弱势人群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实际帮助;同时,她们立志重新做人的自强精神,也给了我自己很大的鼓励。”

  大一学生小钱就读管理系,一开学,他就迫不及待报名参加了学校的魔术协会。尽管这与他的专业毫不相干,大部分社员也不可能今后成为魔术师,但大家对此都很有兴趣,整天扑克牌不离手。

  “意义?快乐就是意义!”他说。

  【点评】

  爱好要谈,生存也要谈

  小于是名大二学生,她曾在学姐的推荐下,参加了公益社,进入后才发现社团活动并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大学社团表面看似热闹,百花齐放,其实面临许多困境。

  “例如每年的纳新招不到人,要愁;招到人,没有一定经费活动开展不起来,要愁;活动是办起来了,没达到校方对‘社会影响’的要求,还是要愁。”她说。

  作为社团一分子,她除了抱着一颗学习实践、服务社会的心,还常常要和社团干部一起,苦恼筹划着怎样扩大社团影响,力求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学校赞赏,扩大社会影响,争取社会企业赞助或学校资金。

  为此,不仅要与学校相关部门打好关系,还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干部们需要动用所有资源和人脉关系,争取“早日出成果”,“早日让社团出名”。本地学生找父母亲戚联系拉赞助,外地人社会资源不如本地人多,只能自己一家家地找,一个个地谈。

  小于说:“经营一个大学社团,和经营一家企业性质也差不多了,还有专门的公关人员,办活动成功与否靠的是人际关系,求的是影响和盈利。”

  “诚然,参加社团可以提高和锻炼自己,但我认为这不是首要目的。现在这部分已经被放大了,许多同学选择参加社团,做社团干部,是为了积累资本,作为将来参加工作时的垫脚石。在走上社会时,他们的确比其他人更了解‘行情’,懂得如何争取和表现,但不代表这就是锻炼自己最好的做法。”

  【70后看】

  以前读大学时社团还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学科衍生出的“科学社”、“法学社”、“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什么的,形式上有参观博物馆、请老师讲讲课,大家都是抱着学习的目的。

  今年有同事的孩子参加大学的“模特社”,经常出去跑龙套,赚了不少钱,我真是自叹不如。

  ——李周,1976年,科研人员

  【80后说】

  大一时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一开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的确很有新鲜感,后来觉得圈子小了,形式上也没什么新意,就慢慢疲软了。我觉得,参加社团除了是在大学课余打发时间,还得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不然会觉得有点浪费感情。

  ——徐抒婕,1985年,会计人员

卧谈会没落,晚上BBS见

  晚上9点多,上完最后一节课的90后新生于悦回到寝室,推开房门,房间里只有一个室友,另外两个,一个自习还没回来,一个去社团开会了。

  和正在网上“淘宝”的室友打了个招呼后,于悦赶紧开始梳洗,累了一天的她,现在只想赶快躺到床上,“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寝室四个人几乎没有开过‘卧谈会’,主要是大家都太忙了,每天回来后巴不得早点睡觉。”

  》》对话人物

  小陆,男生,1990年出生,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传播专业。

  陈璐璐,女生,1991年出生,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法学专业。

  小董,男生,1990年出生,浙江大学建筑专业。

  被网络信息“驱逐”的卧谈会

  2001年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群毕业生拍摄的DV短剧《清华夜话》,迅速成为各大高校BBS上的热门话题,就连已经离开校园的上班族们都对此津津乐道。这个短剧勾起的,是无数人对大学生活的回忆。但一场与90后的对话却让记者发现,曾被认作是大学文化象征的“卧谈会”,已经没落了。

  记者:“晚上在寝室,你们有卧谈的习惯吗?”

  邵亦萍:大家都有电脑,一般晚上都各做各的事,真有什么话题想跟大家交流的时候,一看其他人都两眼放光对着电脑,话到嘴边也咽下去了,偶尔聊几句,也是在网上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最近交流得稍微多一点,因为要选专业了,大家都有些迷茫。

  小赵:我们寝室四个人的作息时间不太一样,有的人习惯早睡,有的要自习到很晚才回来,所以晚上很少在一起聊天。有什么需要交流的,白天也可以啊,一般课间、饭后聊得比较多,但晚上爬上床后就直接睡觉了。

  小董:我们的专业比较特殊,一般回寝室会很晚,有时候通宵在实验室画图也有可能,基本上没什么“卧谈”的机会。

  记者:“没有了卧谈会,晚上不觉得闷吗?”

  小陆:是有点无聊。一般晚上9点晚自修下课后,就回寝室给手机充电、挂QQ,然后把衣服洗了,再然后就爬上床了啊。实在没事情干了,就用手机看一圈校内网,相互留言。有时候自己也觉得奇怪,男生寝室怎么会这么冷清?但看看自己的三个室友,一个已经躺着了,另外两个,也跟我一样在发呆。

  陈璐璐:学校不让带电脑,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大家只能在寝室里看看书、聊聊八卦,幸好寝室有6个人,不会太冷清,偶尔也会去隔壁寝室串串门,要是有电脑就好了。

  小赵:社团活动比较多,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就算没什么事,看看电脑、看看书,一个晚上很快就过去了。

  不被认可的联谊寝室

  90后们对卧谈会的淡漠,让70后、80后们多少有些失落,想当年,卧谈会是很多寝室的保留项目,无数的“寝室经典语录”也由此诞生。

  卧谈会在90后们身上逐渐没落,70后、80后们当年的另一美好记忆联谊寝室,发展势态又当如何?

  记者:“你们现在还有联谊寝室吗?”

  “什么东西啊?好像没听说过哎。”几个小女生瞪大了眼睛,两个男生也摇了摇头。

  记者:“就是一个男生寝室和一个女生寝室,大家一起出去爬山啊、烧烤啊那种。”

  “那是要干吗啊?”

  记者:“就是找人一起玩啊,我们那时候文科专业的男生比较少,全系140多号人,男生总共才30多个,而且我们都觉得文科男生太‘酸’,所以想找理工科的男生玩。”

  “啊?那不是成了相亲?”一位女生脱口而出。

  记者:“也不是啊,这样才能多认识一些不同专业的同学嘛。”记者继续解释,“老让你们跟同专业的人在一起玩,还都是女生,你们愿不愿意啊?”

  “哦。”90后们似乎有些理解了联谊寝室是怎么回事,但随即又问:“那我们现在也有啊,社团活动上认识的人,不是更多?”

  记者:“社团活动偏学校工作一点,联谊寝室范围比较小,相互之间了解更深入一些,交流、结伴游玩也会更融洽,时间长了,自然也不排除有‘火花’产生。”

  “那还不是相亲!”一直沉默的男生还是冒出这句话。

  记者:“跟相亲差别很大啊。联谊寝室里这么多人一起玩,真有看对眼了,有这么多人一起帮忙打掩护,成功率会比较高。”

  “那就直接说啊,干吗搞那么复杂?”

  讨论了这么久,几个90后对联谊寝室显然并不认可,更谈不上在他们这代人身上“蓬勃发展”。

  【点评】

  网络无法取代

  面对面的交流

  “我们几个的性格都比较外向,开学后,在学校社团里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相比之下,跟寝室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就比较少了。”虽然刚进学校不久,但浙大竺可桢学院的于悦和她的室友们,已经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完全没有初入大学的空虚和迷茫。

  “因为我们四个选的课不同,所以大家在寝室的时间不太一样,再加上这段时间社团活动特别多,寝室里几乎看不到人影。”于悦说,如果哪天晚上大家都回来得比较早,她们还是会凑在一起,聊聊白天发生的有趣事,“但通常都是聊着聊着就睡着了。”

  “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但寝室是大学里最亲密的组织单位,‘卧谈’可以增加寝室成员的归属感,90后们不妨尝试一下。”王老师觉得,“卧谈”除了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无论网络如何发达,归根到底,都无法取代人际关系中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70后看】

  现在回头想想,大学里最值得怀念的,还是每晚的“卧谈会”。记得刚到学校那天晚上,一熄灯,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聊开了。刚开始都挺老实,聊聊各自在老家的故事、上学的经历。但很快,一个个狐狸尾巴都露出来了,班上哪个女生漂亮、高中时暗恋怎样的女生,聊得那叫一个high啊。我们是大寝室,10个人一个房间,常常这边还没说完,那边就有人跳起来插嘴,那场景,可壮观了。

  ——加菲,男,1978年出生,大学老师

  【80后说】

  真有点难以想象,“卧谈会”现在居然没了。不过也难怪,现在办公室里大伙对着电脑时,也都不吭声,但少了“卧谈会”的大学肯定是不完整的。建议90后们到网上找一下“清华夜话”,当年可是影响了一代人的,绝对经典。

  ——亮亮,男,1982年出生,媒体

浏览次数:1006
 
协会简介 | 服务内容 | 诚聘英才 | 信息反馈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 © 2004-2014 深圳市杭州商会 网络实名:杭州商会 Email:lflf888@126.com
电话:0755-83287433 传真:0755-83182466 领华网 提供网络带宽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