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27日公布,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2%,超過GDP增幅。
幾乎可以斷定,這又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數據呈現。因爲就筆者身邊一些工薪階層的收入來看,與以往相比要麽停滯不前,要麽下降,而既然“我們”都是數據統計不可分割的一分子,那麽“上半年居民收入增幅超GDP”至少與一個群體的實際狀况相背離。官方數據一出籠,老百姓又一次感覺“被統計”了。
在中國近30年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大量人口從勞動力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向産業發達、城市化水平高的東南沿海地區轉移。今天,中國擁有數以億計的農民工,他們大多在私營企業工作,或以靈活就業者、個體工商戶的面目出現。但是,這一規模巨大的經濟體在公共政策和數據統計口徑中,却幷未得到相應的反映和表現,其理由包括數據普查難度過大、收入狀况多元及變動頻率較高等。但無可否認,延續傳統的數據管理模式和公布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政府與民衆清晰認知中國社會各階層的真實發展狀况。
長期只從戶籍、企事業單位等狹窄入口設計的數據統計,沒有更爲細緻具體的數據統計思路。已經成爲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民工經濟,依然沒有納入統計範疇。因此,對于這個龐大的經濟結構,政府有可能長期處于隔膜狀態,在其處于困難階段,無法及時提供相應政策扶持;在其獲得快速發展階段,也不能提供更爲良好的制度環境,這無益于社會經濟結構良性調整。
數據統計是政府公共政策導向窗口,對于中國農民工經濟、民營經濟的發展來說,最大的發展障礙從來就不是資本匱乏,而是那些不公正不合理、自身發展缺乏良好預期與法治保障的某些制度設計。
迄今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包括所有經濟成分及群體的貢獻,而當政府對這個國家的未來發展進行全盤規劃時,同樣也應將所有的群體和階層包含在內,以一個不可分割的社會整體來進行籌劃。如果統計數據背離社會實際,就可能提供錯誤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