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信息 |
|
|
服装出口缺品牌 千辛万苦赚钱难 |
|
“中国制造”产品的高性价比和优质工艺,使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畅销全球,几乎各国跨国采购商的清单里都有中国制造的商品。但在这种繁华和兴旺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更多的挑战。
我们要彻底摆脱纺织服装行业的“全球超级打工仔”的形象,摘下为世界服装品牌劳碌奔忙的“保姆”的围裙,必需先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制造”怎样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的财富?
也许在国际时尚服装品牌看来,“意大利制造”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自2001年以来,意大利纺织品和服装工业的就业率及出口额不断下降,但在损失中低档市场份额的同时,却为高档服装的发展创造了空间。意大利58个高档产品制造商协会相信,意大利的手工制造工艺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他们还建议,应集中力量扩大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用昂贵的“意大利制造”占领以纺织服装出口闻名的中国市场。在德国时装界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形。继Hugo Boss、Escada和GerryWeber等时装集团之后,德国中小时装企业也开始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事实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就成为德国纺织服装业最重要的供货国,德国纺织服装企业也纷纷将产品,包括名牌服装移至中国生产。目前,在德国销售的服装,每4件中就有1件是在中国制造的。但德国纺织服装制造商还认为,中国不仅是理想的制造基地,更是诱人的市场;昂贵的德国名牌时装在纺织王国中国也极受欢迎。据德国纺织与时装工业总会分析,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就将超过日本而成为德国时装出口第二大目的国。
即便是对意大利“血统”难以割舍的意大利时装制造商,因成本原因,也对中国的服装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透露,如果这些国际名牌服装从法国或是意大利搬到中国生产,成本可能节省80%。其实,意大利名牌Zegna已经与一家温州的民营企业——夏梦服装公司进行合作。这家企业的董事长陈孝祥在上海的奢侈品论坛上说:“我们工厂的工艺水平已经完全能够达到意大利的要求,而他们的品牌让我们身价倍增。”但如果将“中国制造”商品的出口价格与“意大利制造”、“德国制造”商品的进口价格相比,将我国制造商为外国名牌代工价格与我国消费者买到的“中国制造”的贴牌服装的价格相比,就自知其中的冷暖了。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看法,亚洲经济飞速发展靠的是汗水而非灵感。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来看,虽然产品出口规模大,但自主品牌少,增长方式仍以低档次的数量扩张为主,主要依赖价格竞争。这种靠汗水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更多地是依靠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中国服装业的大而不强成为行业挥之不去的隐痛。一方面,在设计、流行趋势发布等服装业的最前沿,西方潮流占主导地位,中国服装产业得了“整体失语症”;在品牌方面,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等一些国际著名品牌凭借其强大的优势地位,牢牢地占据了世界服装的高端市场,获得高额附加值。另一方面,中国服装每年出口额可观,但绝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的层面,自主品牌根本无法走出国门。另外,随着越南、印度等国服装业的崛起,我国传统加工领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以及产业链优势也日渐受到威胁。
“一个几千年前就能造出丝绸和瓷器的国家,为何至今没有驰名国际的时尚服装品牌?”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区荣誉代表杜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创造,还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正来自于创造。如果不能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渡,即便中国纺织服装业“打工经济”的“美好时光”也不会太长久。
2005年12月,美特斯邦威集团总部剪彩启用。这家民营服装公司正在努力创造中国的国际知名服装品牌。
的确,近百年前中国的“辑里丝”就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了金奖,但今天,全球的顶尖丝巾却是法国的“爱玛仕”,身价成百倍于“中国制造”;“瓷器”(china)曾是别人景仰中国的代名词,但现在,静静躺在中国的高级百货公司里“待价而沽”的,却是“德国打造”、“西班牙进口”和“意大利手工”的精美陶瓷……再看看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工厂”的时装业,除了OEM(原始设备制造)、“品牌授权”、“代客加工”,我们却没有“中国创造”的品牌闪亮在世界服装品牌的殿堂。
其实,我们的目光未必一定要紧盯世界服装最前端的欧美,即使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和韩国,其时装业的突飞猛进也令世人有目共睹。韩国面料产业已受到世界关注,高端时装业也蓬勃发展;日本更诞生了一批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日本设计师在30年前开始将日本的服装推向国际,当时遭到欧洲人的嘲笑。今天,日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帝国。日本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便一向坚持使用本国的面料,也许他说的“发掘出和服背后潜在的精神”也值得国内的同行认真回味。
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叶红教授说,日、韩虽然没有像中国一样巨大的产业规模,但他们的成功正来自于走自己的路,从面料研发就完全与西方不同,在设计上保留了本国的文化传统,但在品牌运作上又非常“国际化”,也许这就是中国的服装业最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我国今后仍采取跟从式、追随式的发展战略,也许将永远走不出“打工经济”的怪圈。 |
浏览次数:1046 |
|
|
|